新文章介绍:热暗物质的间接探测

很久不介绍文章了。今天介绍一下近期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文章之一。

原文链接

我们都知道暗物质是存在的,只是不知道暗物质是什么。

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:在目前的宇宙中,暗物质具有相对高一些的动能(热暗物质, hot dark matter, HDM,起码在脱离热平衡成为孤立物质的时候是高速运动相对论性的物质),还是速度极低的物质(冷暗物质, cold dark matter, CDM)?

长久以来,标准宇宙学模型普遍认为主导的暗物质是冷暗物质。但是热暗物质可以存在吗?

答案是可以,只不过受到很多限制。

例如,热暗物质速度更快,会冲击宇宙中已经形成的天体(说的更专业一点,“小尺度结构”和“大尺度结构”)。 这些天体的分布是会被观测到的。这些天体携带大量的物质,他们的质量分布已经有了很多观测数据。

如果这些天体被热暗物质冲击,会导致宇宙中的物质质量分布与观测不符。

因此目前普遍认为,暗物质是冷暗物质主导,热暗物质可以存在,但最多占据大约10%左右的比例。

但也正因为这10%左右的低比例,使得假想中的热暗物质极难被真正观测。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Lyman-$\alpha$观测(此观测正是基于质量分布),也很难排除相当多的可能性。

那么热暗物质是否有和传统的冷暗物质类似的探测方式呢?

传统中的冷暗物质,总体上有三类探测方式:

  1. 暗物质与暗物质相互作用,湮灭,产生标准模型粒子。即$\mathrm{DM} + \mathrm{DM} \to \mathrm{SM} + \mathrm{SM}$。我们观察这些产生的标准模型粒子是否数量过多、能量过大。如果超出预期,则推测可能有暗物质存在作为这些额外信号的源头。若有的暗物质理论模型预言了一些此类超出预期的信号,实际却没有发现,则排除这些理论。此类探测叫做间接探测,对应上图中下方指向右侧的箭头。
  2. 暗物质与标准模型粒子的散射,即$\mathrm{DM} +\mathrm{SM} \to \mathrm{DM} +\mathrm{SM}$,我们使用已知物质制作探测器,观测探测器中的标准模型物质是否会被来自宇宙中的暗物质撞击到,从而获得额外的能量。此类探测成为直接探测,对应上图中左侧指向上方的箭头。
  3. 直接在对撞机/加速器里用标准模型粒子碰撞,看看能不能把暗物质粒子造出来,然后试图捕捉他们。对应上图中上方指向左侧的箭头。

传统来讲,间接探测一般都在讨论冷暗物质。因为如上所述,间接探测是暗物质之间的湮灭。这类湮灭需要暗物质大量聚集在一起,形成高密度,才可以有比较频繁的湮灭过程。 冷暗物质如何形成聚集起来的物质结构,已经有相对明确的研究。 目前主流观点是,冷暗物质会在引力作用下聚集、塌缩,并重新分布。最终稳定的平衡点是引力势能和动能达到平衡的分布。 这个分布成球形,叫做暗物质晕(dark matter halo)。

而热暗物质速度快,到处乱跑,直观上似乎很难形成间接探测。

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:谁说热暗物质不能形成聚集的结构?

文章提出了两种热暗物质形成结构的方式。具体的形成方式涉及到物质结构形成的技术细节,此处不赘述。 用通俗语言描述的话,两种方式分别为:

  1. 热暗物质并非100%高速,而是有统计分布的。低速的那一部分会像冷暗物质一样,形成暗物质晕。而形成的暗物质晕会逐渐汇聚,形成更大的晕,最终达到稳定形态。由于这个过程和冷暗物质几乎没区别,因此称作concurrent collapse.
  2. 在占主导地位的冷暗物质形成稳定的暗物质晕之后,这部分冷暗物质会把热暗物质通过引力作用吸引过来。这个过程叫做gravitational clustering.

在热暗物质形成了物质结构之后,就有条件进行湮灭和大量的衰变,从而被观测到。 文章的最后使用了轴子暗物质(axion dark matter)作为例子。 轴子暗物质可能以极缓慢的速度衰变为光子。如果他们有聚集,那么我们会观测到比较集中的光子信号。

不同相互作用强度、不同质量的轴子,发射的光子能量不一,因此需要用不同灵敏度的实验去探测。 下图是能够被观测的轴子暗物质的质量和相互作用强度参数范围。

灰色是已经被排除的区域,不同的彩色则代表不同的实验能够观测到的区域。

老实讲,单就轴子暗物质的观测而言,这里打开的新的观测范围并不是很大(注意横坐标是线性坐标而不是log坐标)。 但这篇文章非常具有启发性:之前我们从未设想过热暗物质可能会形成结构,并进行间接探测。这条思路的应用绝不限于轴子暗物质,而是会被应用到更广泛的区域。 对热/暖暗物质有兴趣的同行,建议精读全文,并寻找可能的该进和应用。

王若泉
王若泉
博士后研究员

博士后研究员,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理论。音乐和体育爱好者。Neo-liberalism.